金秋送爽,丹桂浮香。2025年的国庆中秋长假,又与天宇“超级月亮”欣然相会。此刻,我们不妨举杯邀月,就着月饼的香甜,聊聊这个假期贵州如何以文化为席、以创意为宴,展现独特的“留客之道”。
黔东南州榕江县,热情持续升温。“村超”绿茵场外的喧闹,比赛事更富感染力。当地紧扣“借势村超、立足本土、以民为本”的思路,推出21项特色活动,既有足球联赛的活力迸发,也有扎根乡土的文化体验:乐里镇的牛王争霸赛吼声震天,三宝侗寨的“村秀”衣袂翩跹,大利侗寨的“村歌”婉转悠扬……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,更成为沉浸其中的“乡村玩家”。更见巧思的是“一乡一品”策略,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,让每一处村寨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印记,不再千景一面。
安顺古城内,人流如织,连续两日突破十万人次。粮仓演唱会上,“家国情怀夜”与“民俗音乐汇”接连登场,歌声未落,琴音又起;《我从明朝来》摄影展中,二百余幅作品以服饰、古城、民俗、山水为脉络,展开一场跨越六百年的对话。屯堡文化,借由镜头与舞台,悄然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潮流。
红色情怀,也在贵州山水间静静流淌。贵阳龙洞堡机场旁的“红飘带”,人潮涌动,全域行浸数字演艺《红飘带·伟大远征》一票难求;遵义大型沉浸式演出《伟大转折》场场爆满,不少观众随着剧情热泪盈眶;遍布全省的抗战遗址前,孩子们在讲解中攥紧拳头、神情专注。这种“润物无声”的沉浸体验,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撼动人心。
铜仁三江公园,“三江月圆·家国同梦”中秋诗会融演艺、诗词、美食、非遗与市集于一体,打造出可感可触的文化新场景;贵阳青岩古镇,一盏盏灯火次第点亮,六百年前的中秋盛景恍若重现,汉服少女步履轻盈,笑言“仿佛一步跨入大明”。假日期间,贵州各地以“非遗+民俗”为媒介,让传统与现代热烈相拥,令游客沉醉不知归途。
贵州,正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构建起可感知、能互动、有温度的核心竞争力,激活文化资源深层的经济与社会价值,推动旅游从“看景”走向“入景”、从“观光”走向“体验”。事实印证:绿水青山固然引人驻足,而真正留住人心的,是植根土地的文化魅力。当文化为旅游搭台,当创意为传统赋能,游客便自然而然从“路过”变为“停留”,从“打卡”变为“回味”。
天涯共此时,月是故乡明。这个假期,贵州用文化的暖意,书写了一段独特的记忆。愿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客,都能在此收获满载的温暖与感动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策划 刘丹 覃淋
文案 袁蓠芊
主播 侯萌
视频 赵哲铭
编辑 陈美伊
二审 杨韬
三审 覃淋
下一篇:没有了